-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
2023/09/14
信息分享: 信心的賞賜 經文: 列王記上17:8~16 王洪範長老
信息分享: 信心的賞賜 王洪範長老 (節錄《從會幕到教會》教會信息 第三篇)
經文: 列王記上17:8~16
列王記上十七章一共記載四個神蹟: 一、大自然中的神蹟 (1)。二、生物中的神蹟(2~7)。三、生活中的神蹟(8~16)。四、生命中的神蹟(17~24)。
我們信主,並不是看見神蹟才信的,而是因為聽到福音,蒙了聖靈的光照,來到耶穌的跟前,接待祂作個人的救主。不過,人怎麼能夠得救?無疑問的這是一個神蹟。耶穌又曾留下應許:「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。」換一句話說,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常常有神蹟隨著。只是因為司空見慣了,就不覺得希奇。然而,這一個應許,對我們每一個人,是十分寶貴的。今天願意藉著本章八至十六節,思想一個題目,就是:「信心的賞賜」這裡所稱的信心,是單指生活的信心。所稱的賞賜,是單指在生活的賞賜。所經歷的神蹟,要怎樣才能得到這種賞賜?本段經文,提示了三個原則:一、先神後已。二、先減後增。三、先種後收。
一、先神後己
在本段經文中,一共看見三個人。其中以利亞代表神這一方面。另外是一位寡婦和她的孤兒,代表人這一方面。那母子二人,在大饑荒當中,已經自顧不暇,神卻叫先知以利亞接受她的供養。以利亞聽見神的話,就到那裡去,這是信心的表現。那一位婦人同樣有信心:神人怎樣說,她就怎樣信。當神人到了那地方遇見那位婦人,就對她說:「求妳用器皿取點水來給我喝。」這第一個要求,對方即刻接受。以利亞又呼叫她說:「也求妳拿點餅給我。」這第二個要求,是那一位婦人所辦不到的。這個要求正好把她心中的嚴重問題挑出來了,她就是缺少餅。所以婦人嚴肅地回答:「我指著永生耶和華你的神起誓,我沒有餅。」隨即又將自己的苦情完全表達出來:「罈內只有一把麵,瓶裡只有一點油。我現在找兩根柴,回家要為我和我兒子作餅;我們吃了,死就死罷。」以利亞聽了一番話,竟然對她說:「不要懼怕,可以照妳所說的去作罷。只要先為我作一個小餅拿来给我,然後為妳和妳的兒子作餅。」這話啟示我們:在缺乏當中,要求豐富,必須是:「先神後己」。當一個人凡事先想到神,然後才想到自己。先為神,然後才為自己;在他的生活中,一定常常經歷神蹟。以利亞在信心裡,說了這話以後,接著就給這一位婦人兩個應許:「罈内的麵必不減少,瓶裡的油必不缺短。」請注意這一位婦人的信心:「照以利亞的話去行。」於是,神蹟發生了:「吃了許多日子,罈内的麵果不減少,瓶裡的油也不缺短」如果我們推算那「許多日子」,是指:「直到耶和華降雨在地上的日子。」至少經過了三個年頭以上。在那漫長的饑荒時期,寡母、孤兒和先知,一直靠那一把麵,和一點油,維持了生活。照樣,如果我們在信心持守「先神後己」這一個原則,自己絕對不會缺乏,反而愈久愈加豐富。
可是,先神後已這一個原則,對於人的天然生命,是有牴觸的。人的生活經驗,常是顯示以自己為中心,把自己放在第一位。就是自稱屬神的人,在他的潛意識裡,也不例外。在創世纪二十八章記載著一段雅各的禱辭:「神若與我同在,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,又给食物吃,衣服穿,使我平平安安回到我父親的家,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神。」這是雅各一個屬神的人的心聲。如果仔細分析這一段禱辭,雅各是以神為先呢?還是以自己為先呢?很明顯的,他是不以自己為先。耶稣說:「你們要先求祂的國,和祂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给你們了。」(太六33)這一句話,對屬神的人來說,應該能夠體會和領受的。因為每一個蒙了重生的人,裡面有基督的生命。在新生命裡就能持守這一個屬靈次序:先神後已。在生活中不斷經歷神的豐富。
二、先減後增
在天然生命裡,人一開始,就要求增加,惟恐減少。如果從嬰孩手中,奪取他的奶瓶或叫成年人變賣所有的賙濟窮人,反應是不難想像的。請我們再一次思想本段經文:那位婦人,已經沒隔宿之糧,而她寧可自己忍受缺乏,在她僅有的一把麵油當中,分出去一份。結果:所得到的乃是多份。她拿出去,不是使自己減少,乃是增多。讓我們在信心裡,看見這個先減後增的原則。那位婦人,如果沒有捨去,當然不會有那樣的神蹟產生。耶穌說:「你們要給人,就必有給你們的,並且用十足的升斗,連摇帶按,上尖下流的,倒在你們懷裡。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,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。」(路六38)請注意這一節經文:不是說你給那一個人,叫他將來再還你。你給他半斤,叫他將來還你八兩。那「就必有給你們的」:是顯明神自己的作為。換一句話說,當你為別人而使自己減少,神就用奇妙的方法,使你增加。當你把自己的一份,放在主手中的時候,就會產生「五餅二魚」使五千人飽,碎餅碎魚裝滿十二個籃子的神蹟。(可六43)
「先減後增」這一個原則,對於人的天然生命,是照樣有抵觸的。人都把「得」當作快樂經歷,得的愈多愈是快樂。把「捨」當作痛苦經歷,憂慮有一天會陷在困苦缺乏之中。因此,人的一生,從出生直到有一天死亡,都是在寫「得」的紀錄。大致說來,每一個人在世界上,多少都會得著一些。可是,對於一個只進不出的人,他所得的增加,絕不會迅速,而且到一個地步,必然止住。就算他是得著了,這人一生,注定是勞苦愁煩,轉眼成空。他的心靈,永遠不會釋放。中東有一個死海,裡面的水有毒,沒有出路。一個只進不出的人,他一切所得的,就好像是死海中的水一樣,對人沒有益處。
先減後增,當天然生命中的障礙—不肯捨去,完全被對付過了,就能成為事實。如果在我們的觀念中有這一個突破,「捨」就不再是自己的痛苦經歷。而且從今以後,常會樂意地去「捨」:不存在任何企圖。到那個時候,不再像先前一樣,遇到有機會可以擺上,卻竟然會對神要求:「我所有的,全部都已凍結,一點不能動支,除非祢再多多使我加增,使我富足,我才擺上。」假使經上所提的那位婦人,也存這一種觀念,不肯捨去,神蹟絕對不會在她們家中產生,結局定會像她自己所說的:「我們吃了,死就死罷。」今天在座的,有不少青年人,可能你們在主面前,有一個「捨」的心願:如果以錢財來說,想能多多擺上。然而自己沒有收入,或是經濟基礎還沒有立好,於是向神作雅各式的禱告:「神若⋯⋯,我就⋯」請不要向神談條件,對神開遠期支票。效法那位婦人,從她僅有的一把麵和一點油當中,先分一份出去,於是供應的源頭,隨即開啟了。
在過去多年當中,我常注意國際間存在的一個事實:有些國家是那麼豐富,有些國家又是那麼貧窮可憐。富國本道義,不斷接濟窮國,結果是愈加豐富。窮國並不因為有他國接濟,改善情況,反而愈加可憐。如果窮國的執政者,在觀念中有一次突破,將自己國家所有的,甘心意地分出一份,給予別的國家,整個情勢將會扭轉過來。我又注意國際間所發生的另一事實:中東盛產石油的國家,成立了石油輸出組織,常藉加價,增加財源。如果那巨額金錢不流出去,必將成為死海中的水,富國必將變成窮國。
先减後增,對於人的天然生命,雖然有抵觸。但是在新生命裡。就能具有這一個屬靈觀念。原來在那新的生命裡,具有「捨」的特質,生命愈豐盛,生活愈有「捨」的見證。
願聖靈此刻運行在我們心中:自從信主以來,那天然的障礙—不肯捨去,被對付過了沒有?我自己具有先減後增這一個屬靈觀念嗎?
三、先種後收
本段經文所提那位婦人,在信心裡,不但是:先神後己―持守屬靈的次序;先减後增—具有屬靈的觀念;而且是:先種後收—見證屬靈的真實。如果她的信心,僅僅停滯在次序和觀念上而沒有實際行動:「照以利亞的話去行。」神蹟自然不會產生。
耶穌說:「..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,是對這座山說,你從這邊挪到那邊,他也必挪去。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。」(太十七20) 為甚麼耶穌把信心比喻為芥菜種呢?我在揣摩,至少具有兩種意義:(一)信心不在乎大或小,而在乎有或無。按猶太人俗語,芥菜種是小的形容辭。(二)有信心也必須要有行為。當一粒芥菜種落到地裡,就長出芥菜來,最後開花,結出許多的子粒,因為種籽裡有生命:是「活的種籽」。種下了就有收成:不種,就沒有收成。照樣,我們的信心,如果是活的,必定也有行為,見證屬靈的真實。
請試問自己:當神的話語,藉著他的靈感動我們的時候,是來遵行呢?還是消減感動?由此可以考驗自己的信心是還是死的。願我們的信心,都是活的,就像種下去的種籽,到時侯必定能夠收成。經上說:「少種的少收,多種的多收、這話是真的。」(林後九6)一個聰明的農夫,知道要有收成,必先下種。要多收,必先多種。經上記載:「先為我作一個小餅,拿來給我。」這是種。「罈內的麵果不減少,瓶裡的油也不缺短。」這是收。記得在十多年以前,東港基督教會建堂,住在屏東的一位姊妹,也在同時為自己建造房屋。當本堂把東港建堂的需要,向全體弟兄姊妹報告以後,這一位姊妹內心感動,要在那邊建堂事工上有份。可是自己造屋的費用,剛好湊足,也沒有多餘。在信心裡這一位姊妹,決定先為建堂費用擺上,自己造屋工程,暫時延搁。轉眼十多年已經過去,這一位姊妹,如今已遗居國外,當年七千元買的幾百坪土地,現值幾百萬元。這是在信心裡,先種後收的一個小的例證。最近我介紹青年人讀一本書:穆勒(GEORGE MULLER)日記精華。這一位十八世紀的信心偉人,他一生就是為「多種的多收」作見證。他私人的日記寫得很老實,他的收入,全由別人贈予,一年比一年增加。最初他年收入約四百鎊,施捨約八百鎊。年收入約二千鎊,施捨一千七百鎊。當他的收入達到約六萬六千磅時,施捨約五萬七千鎊。在他的日記中記載著一段:「在最近的四十年間,我認識過千百的信徒,都央求我貢獻他們意見。我學懂些甚麼道理呢?正是箴言十一章二十四及二十五節所說的:『有施散的,卻更增添:有吝惜過度的,反致窮乏。好施捨的,必得豐裕:滋潤人的,必得滋潤。』」我見過很多例子,神的兒女施散,卻更增添。真的,多多的施散,則豐盛的增添;但是我更常見吝惜過度的,而他們果然反致窮乏。許多人儘管力求興旺,卻得不著,就是因為他們只為自己而活。我在這裡,只對神的兒女說,與屬世的無關:「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。」
今天,在教會各様需要上,願每一位聽見主的聲音:「只要先為我作一個小餅,拿來給我!」經歷主恩。